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秦古诗

先秦古诗


柏舟


2022-09-24 15:14:36 先秦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佚名 先秦古诗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柏舟原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无酒,以敖以游。
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心匪石,不可转也。
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之,不能奋

柏舟翻译

翻译
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真可恶。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注释
⑴泛:浮行,漂流,随水冲走。
⑵流:中流,水中间。
⑶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⑷隐忧:深忧。隐:痛
⑸微:非,不是。
⑹鉴:铜镜。
⑺茹(rú如):猜想。
⑻据:依靠。
⑼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⑽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的样
⑾选: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⑿悄悄:忧貌。
⒀愠(yùn运):恼怒,怨恨。
⒁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⒂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⒃居、:语助词。
⒄迭:更动。微:指隐微无
⒅澣(huàn浣):洗涤。

柏舟诗意

荡起小小枯木舟,随波漂浮在中流。
耿耿不寐,内心深处多忧愁。
没有酒,也非没处去遨游。
的心不是借鉴,不能一切尽照出。
也有兄弟,要想依靠也不行。
薄言去倾诉,惹他发火怒冲冲。
心匪石,不能随意翻过来。的心不是席
,不能随意卷起来。
威仪棣棣,不能退让又屈从。
忧心忡忡,得罪小人气难消。
遇到闵既多,受的侮辱也不少。
冷静下来想一想的,捶胸顿足心里焦。
太阳月亮在天上,为何有时暗无光?心里充满了忧伤悲哀,就像一件脏衣裳。
冷静下来想一想的,恨不能奋飞高翔。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柏舟创作背景

  此诗的作者和背景,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说:“贞女不二心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毛诗序》说:“《《柏舟》佚名 古诗》,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自东汉郑玄笺《毛诗》后,学者多信从《毛诗》说,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序辩说》,又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佚名 古诗》为妇人之诗,形成汉、宋学之争论。元、明降,朱熹《诗集传》列为科举功名,影响颇大,学者又多信朱说,但持怀疑态度的亦复不少,明何楷、清陈启源、姚际恒、方玉润等皆有驳议,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今人之《诗经》选注本、译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均为男子作,而袁梅《诗经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又皆为女作。

  这些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所作。

柏舟赏析

  此诗到底为何人何事而作,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后为刘向《列女传》之所本,《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诗序》说:“《《柏舟》佚名 古诗》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以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自东汉郑玄笺《毛诗》以后,学者多信从《毛诗》说,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序辩说》,又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佚名 古诗》为妇人之诗,形成汉、宋学之争论。元、明以降,朱熹《诗集传》列为科举功名,影响颇大,学者又多信朱说,但持怀疑态度的亦复不少,明何楷、清陈启源、姚际恒、方玉润等皆有驳议,争论不休。

  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今人之《诗经》选注本、译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均以为男子作,而袁梅《诗经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又皆以为女子作。

  细究诗义,当以卫臣不遇于君之作为是,陈子展先生说得很准确:“今按《《柏舟》佚名 古诗》,盖卫同姓之臣,仁人不遇之诗。诗义自明,《序》不为误。”此诗人的身份为男子 --- 而且是大臣,绝非平常男子(下文尚有论述),这从诗中“无酒”、“遨游”、“威仪”、“群小”、“奋飞”等词语即可看出。况且,主此诗为女子之作者的理由实不充分。刘向、朱熹之说均自相矛盾:刘向《列女传》虽以《《柏舟》佚名 古诗》属之卫夫人,但是他在上封事,论群小倾陷正人时,两引此诗仍用《毛诗》义(《汉·楚元王传·刘向传》,又在《说苑·立节》中引用此诗时,也用《毛诗》义,说“此士君子之所以越众也”‘朱熹先从刘向之“卫宣夫人”说,后又疑其为“庄姜”(《诗集传》),切在《孟子·尽心下》:“‘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注曰:“《诗·邶风·《柏舟》佚名 古诗》....本言卫之仁人见怒于群小。孟子以为孔之事可以当之。”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也都是自语相违。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此诗既属《邶风》,为何却咏卫国之事?原来“邶”、“鄘”、“卫”连地,原为殷周之旧都,武王灭殷后,占领殷都朝歌一带地方,三分其地。邶在朝歌之北,鄘。卫都朝歌,为成王封康叔之地,“邶、鄘始封,及后何时并入于卫,诸家均未详。....惟邶、鄘既入卫,诗多卫风,而犹系其故国之名。”(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邶诗咏卫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方玉润认为此诗可能即为邶诗,“安知非即邶诗乎?邶既为卫所并,其未亡也,国事必孱。......当此之时,必有贤人君子,......故作为是诗,以其一腔忠愤,不忍弃君,不能远祸之心。”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首诗凡五章。第一章写作者夜不能寐,原因是怀有深忧,无法排遣。首二句,“泛彼《柏舟》佚名 古诗,亦泛其流”,以自喻,虽以喻国,以舟自喻,喻忧心之沉重而飘忽,以“舟喻国,泛泛然于水中流,其势靡所底止,为此而有隐忧,乃见仁人用心所在”(《诗经原始》)。诗一开始就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沉郁的心情。接着点明夜不成眠的原因是由于痛苦忧伤一齐涌积心头,这里既有国家式微之痛,又有个人不遇于君、无法施展抱负之苦。“隐忧”是诗眼,贯穿全篇。末二句写出了作者的忧国之心和伤己之情,即使美酒、遨游也不能排除自己的痛苦忧伤。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云:“饮酒遨游,岂是妇人之事?”以驳朱熹之说,自有相当理由。第二章表明自己不能容让的态度和兄弟不可靠。“心匪鉴,不可以茹”二句,表白不能逆来顺受之意,辞意坚决、果断,以镜作喻,说明自己不可能像镜子那样不分善恶美丑,将一切都加以容纳而照进去。“亦有兄弟,不可以据。”写兄弟之不可依靠。《孔疏》云:“此责君而言兄弟者,此仁人与君同姓,故以兄弟之道责之;言兄弟这正谓君与己为兄弟也。”虽过于落实,但从后两句“薄言往恕,逢彼之怒”看来,却与《离骚》中“茎不察余之中情兮”两句的意思相近,说它是借喻君主,未必不符合原意。第三章“心匪石,不可转也!心匪席,不可卷也!”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刚强意志。这四句以“石”、“席”为喻,表明自己意志的坚定,语句凝重,刚直不阿,哪里有丝毫的“卑顺柔弱”之处(况且即使“辞气卑顺柔弱”也并不能作为妇人之诗之证)。“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二句,更是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尤其是“威仪”一词,决不可能是妇人的语气,特别是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里。“威仪”从字面上讲,是庄严的仪容之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北宫文子曾对卫侯论及“威仪”说:“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并引“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为证,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另外全章六句,每二句的下句均用“不可”一词,形成否定排比句,铿锵有力,气势极其雄健。第四章写茕独无助,捶胸自伤,原因是被群小侵侮,一再遭祸受辱。“群小”一次对说明作者的身份很有用处,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说:“朱子至谓群小为众妾,尤无典据。呼妾为小,古人安得有此称谓乎?”那么,“群小”“指虐待她的兄弟等人”行不行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果然如此,她就不可能“薄言往怒”了!所以“群小”,只能释为“一群小人”,犹《离骚》中之“党人”一样。第五章写含垢忍辱,不能摆脱困境,奋起高飞,由
  此感叹统治者昏聩。首二句:“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以日月蚀喻指蛛蛛昏聩不明。姚际恒曰:“喻卫之君臣昏暗而不明之意。”(《诗经通论》)中二句“心之忧矣,如匪纺衣”,喻写忧心之深,难以摆脱。严桀云:“心之忧,如不纺濯其衣,言处在乱君之朝,与小人同列,其忍垢含辱如此。”(《诗缉。)末二句“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写无法摆脱困境之愤懑。“奋飞”一词语意双关,既感愤个人处境困顿,无法展翅高飞,不能施展抱负,又慨叹国家式微振兴无望。们不能想象,在那礼制重重,连许穆夫人家国破灭归唁卫侯都横遭阻拦的春秋时代,一个贵族妇人(或普通妇女)能高唱“奋飞”,有“想突破生活的樊笼,争取自由幸福”的思想。黄元吉云:“妇人从一而终,岂可奋飞?”(〈传说汇篆〉)比之将古代妇女思想现代话的倾向,还是基本无误的,虽然它也脱离了时代实际。

  这是一篇直诉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的显示注意作品,“隐忧”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首章便提出“忧”字,接着写不得“兄弟”的同情,深忧在胸,屋脊排遣;然后再写自己坚持节操,不随人转移;后边又写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只得捶胸自伤;最后抒发无法摆脱困境之愤懑,向最高统治者发出呼喊,从而将爱国感情表达得十分强烈。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首章“泛此彼舟,亦泛其流”,末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是隐喻,前者既喻国事飘摇不定,而不直所从,又喻己之忧心沉重而飘忽,后者喻主上为群小所谗蔽,忠奸不明。“心之忧矣,如匪纺衣”,为明喻,喻忧之缠身而难去。二章之“心匪鉴”、三章之“心匪石”,则均用反喻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节操。至于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所说的“三‘匪’字前后错综则是指诗在句法上的表化,“心匪席”连用排比句,而“我心匪鉴”句为单句。

  另外,诗的语言亦复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诉,娓娓动听在〈诗经〉中别具格。

柏舟拼音

fàn bǐ bǎi zhōu, yì fàn qí liú.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gěng gěng bù mèi, rú yǒu yǐn yōu.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wēi wǒ wú jiǔ, yǐ áo yǐ yóu.
无酒,以敖以游。
wǒ xīn fěi jiàn, bù kě yǐ rú.
心匪鉴,不可以茹。
yì yǒu xiōng dì, bù kě yǐ j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báo yán wǎng sù, féng bǐ zhī nù.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wǒ xīn fěi shí, bù kě zhuǎn yě.
心匪石,不可转也。
wǒ xīn fěi xí, bù kě juǎn yě.
心匪席,不可卷也。
wēi yí dì dì, bù kě xuǎn yě.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yōu xīn qiāo qiāo, yùn yú qún xiǎo.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gòu mǐn jì duō, shòu wǔ bù shǎo.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jìng yán sī zhī, wù pì yǒu biāo.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rì jī yuè zh, hú dié ér wēi? xīn zhī yōu yǐ, rú fěi huàn yī.
日居月,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jìng yán sī zhī, bù néng fèn fēi.
静言之,不能奋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