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先秦古诗

先秦古诗


干旄


2022-09-24 15:14:36 先秦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佚名 先秦古诗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干旄原文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彼姝者子,何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彼姝者子,何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彼姝者子,何告之?

干旄翻译

翻译
牛尾之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邑郊。素丝束束理分明,良马四匹礼不轻。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敬?
鹰纹大旗高高飘,人马来到浚近郊。束帛层层堆得好,良马五匹选得妙。那位忠顺的贤士,你用什么来回报?
鸟羽旗帜高高飘,人马来到浚城郊。束帛捆捆堆得好,良马六匹真不少。那位忠顺的贤士,有何良策来回报?

注释
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干旄》佚名 古诗(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于车后,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3.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
4.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5.素丝:白丝,一说束帛。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6.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7.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贤者。
8.畀(bì):给,予。
9.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10.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11.组:编织,束丝之法。
12.予:给予。
13.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14.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说厚积之状。
15.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说同“予”。

干旄诗意

高扬旗帜垂牦尾,驾车郊外行如飞。
丝产生的,好马四匹后相随。
那个美好的人,该拿什么来送给?
孑孑干旗,驾车已经在近城。
丝编织的,好马五匹后面跟。
那个美好的人,该拿什么来相赠?
孑孑干表彰,驾车已经到城区。
丝祝福的,好马六匹后驰驱。
那个美好的人,该拿什么来诉与?*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干旄创作背景

《鄘风·《干旄》佚名 古诗》一诗,古今解其主旨之说甚多,据张波《国风集说》所载,有十三种。各家之说,可谓洋洋大观,但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二是朱熹《诗集传》为代表的“卫大夫访贤说”,马瑞辰赞成此说,他稽考古文献,指出“古者聘贤招士多弓旌车乘。此诗《干旄》佚名 古诗、干旟、干旌,皆历举召贤者之所建”(《毛诗传笺通释》),认为此诗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的诗;三是现代一些学者所持的“男恋女情诗说”,谓此诗写一个男性贵族年乘车赶马去见他的情。这三种说法恰好代表了古代经学汉学、宋学两大体系五四运动兴起后新学的观点。

干旄拼音

jié jié gàn máo, zài jùn zhī jiāo.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sù sī pī zhī, liáng mǎ sì zhī.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bì zhī?
彼姝者子,何畀之?
jié jié gàn yú, zài jùn zhī dōu.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sù sī zǔ zhī, liáng mǎ wǔ zhī.
素丝组之,良马五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yǔ zhī?
彼姝者子,何予之?
jié jié gàn jīng, zài jùn zhī chéng.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sù sī zhù zhī, liáng mǎ liù zhī.
素丝祝之,良马六之。
bǐ shū zhě zi, hé yǐ gào zhī?
彼姝者子,何告之?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