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咏蚕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蒋贻恭 唐代古诗
蒋贻恭,五代后蜀诗。一作诒恭,又作诏恭,江淮间。唐末入蜀,因慷慨敢,无媚世态,数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访遗材,起为大井县令。贻恭能诗,诙谐俚俗,多寓讥讽。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权势,侈敖无节,贻恭作诗讽之,高祖赞为“敢之士也。”《咏安仁宰捣蒜、《咏虾蟆》、《咏王给事》等,讥刺缙绅及轻薄之徒,为彼所恶,痛遭捶楚。《全唐》收录其十首。

咏蚕原文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来处苦,但贪上绣鸳鸯

咏蚕翻译

翻译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注释
⑴盈:满。
⑵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中抽出丝来。
⑶著:穿

咏蚕诗意

辛苦地养蚕可收的蚕丝不满一框,油灯下缫丝但愤恨比这蚕丝还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只知道在衣服上绣些鸳鸯。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咏蚕创作背景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便国势衰微,一蹶不振,到了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局势更为动荡,唐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不但不思如励精图治,振兴国运,反而加紧了对劳动民的残酷剥削,一个劲地贪图享乐。诗在蜀时任过县令,多接触下层农民,目睹和耳闻农民的疾苦。此诗便是在这背景下写成的,深刻的反映了这些社会现

咏蚕赏析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民的叹息,都是劳动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加的表现力,使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咏蚕拼音

xīn qín dé jiǎn bù yíng kuāng, dēng xià sāo sī hèn gèng zhǎng.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zhe chù bù zhī lái chù kǔ, dàn tān yī shàng xiù yuān yāng.
著处不来处苦,但贪上绣鸳鸯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