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上留田行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李白 唐代古诗 行至上留田,孤坟峥嵘。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绵州。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集》传世。762年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上留田行原文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兵。
延陵,让国扬名。
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

上留田行翻译

翻译
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应声繁荣如初。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犹如此啊!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注释
①峥嵘:高峻的样子。
②蒿(hāo)里茔(yíng):蒿里,古指坟地,又为丧歌名。
③蓬科:同“蓬颗”,土坟上长满的荒草。
④马鬣(liè):指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
⑤铭旌(jīng):古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
⑥桓山(huán):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孔子家语》载,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为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后以桓山之泣比喻家人离散的悲痛。
⑦紫荆:《续齐谐记》中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分,唯堂前一株紫荆,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即枯死,状如火燃。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本同株,闻将分斫,所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⑧交柯:《述异记》中记载,黄金山有楠树,一年东边荣,西边枯;后年西边荣,东边枯,年年如此。
⑨参(shēn)商:参星与商星。《左传·昭公元年》:相传黄帝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沉,住在荒山野林里,不能和睦相处,每天动武,互相讨伐。后来黄帝为避免两人争斗,把阏伯迁到商丘,去管心宿,也就是商星;把实沉迁到大夏,主管西方的参星。参宿在西,心宿在东,彼出此没,永不相见。后比喻兄弟不和睦,彼此对立。
⑩孤竹:是指商末孤竹国君墨胎氏二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君欲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为逆父命,于是放弃君位,流亡国外。而叔齐亦不肯立,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
延陵:季札,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吴王寿梦一心想把君主之位传给他,于是吴王的其他几个儿子都主动放弃了继承权。但是季札辞让了。于是他的哥哥诸樊、余祭、余昧弟兄几个商议,兄终弟及的方式,最终传给季札,可是季札最终还是没有继位。于是,三哥余昧死后,由余昧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季札封于延陵,所称其为“延陵季”。
高风:美善的风教、政绩。缅邈:久远、遥远。颓波:向下流的水势。比喻衰颓的世风。尺布之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淮南王刘长谋反被汉文帝流,刘长途中绝食而死,民间作歌歌淮南厉王:“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缅邈(miǎn miǎo):意为川缅邈, 同遥远。

上留田行诗意

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
积累这万古遗憾,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
悲风四边来,坟旁杨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请问这是谁家地,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无人洒扫。
老人向我说,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坟头上现已空空如也。
从前的兄弟死兄不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
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会哀鸣不止。
一兽逃走,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桓山的禽别离苦,欲去还回,徘徊不止。
田氏仓促骨肉分,老天都预先把紫荆的生命收去,以免遭遇厄运。
交柯的木本同形,却发生东枝憔悴西枝荣这样的事。
无心的事物都如此,本是同宗同类,骨肉相连,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斗,彼此不相容呢。
孤竹延陵,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相比之下不感到羞愧吗。
高风缅甸遥远,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
尺布的谣言,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上留田行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至德二载(757)。上留田,古地名,后亦为乐府曲名。是时,肃宗击败永王磷。辚奔郡阳,欲南走岭外,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侥所杀。诗有感于此,借题发挥,表现了对兄弟不容、同室相煎的深沉悲哀。

上留田行赏析

  《《上留田行》李白 古诗》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古诗十九首》云:“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白杨”多与“悲风”相搭配,渲染萧瑟的气氛,凄凄复凄凄、肠断天涯远。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两句问句做引,引出“上留田”的故事描述。《周礼·春官·司常》有云:“大丧共铭旌。”“铭旌”多指灵柩前标有姓名的旗幡。借村里老人的口,描述出遥远的曾经发生过的兄弟相争的故事,引发无尽唏嘘。

  “一鸟死”至末尾十八句抒发感慨,写兄弟相逼的可悲。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诗人借动物之“有情”反讽故事中主人公的“无情”,《孔子家语·颜回篇》:“孔子在上,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别离者也。’‘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虫子以葬,与之长诀。”死别苦,生离更悲,鸟兽尚且知道为同伴的死亡而哀鸣,兄弟之间却失去了手足怜惜之情,可悲,可叹。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孤竹延陵,让国扬名。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尺布之遥,塞耳不能听。”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立即枯死。传说黄金山有一种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边的枝条荣润,犹如此啊,何况骨肉兄弟?诗人反复列举古人的事迹,借慨叹江河下,哀惜渐渐消逝的淳朴之

上留田行拼音

xíng zhì shàng liú tián, gū fén hé zhēng róng.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jī cǐ wàn gǔ hèn, chūn cǎo bù fù shēng.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bēi fēng sì biān lái, cháng duàn bái yáng shēng.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jiè wèn shuí jiā dì, mái mò hāo lǐ yíng.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gǔ lǎo xiàng yú yán, yán shì shàng liú tián, péng kē mǎ liè jīn yǐ píng.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xī zhī dì sǐ xiōng bù zàng, tā rén yú cǐ jǔ míng jīng.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yī niǎo sǐ, bǎi niǎo míng.
一鸟死,百鸟鸣。
yī shòu zǒu, bǎi shòu jīng.
一兽走,百兽惊。
huán shān zhī qín bié lí kǔ, yù qù huí xiáng bù néng zhēng.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tián shì cāng cù gǔ ròu fēn, qīng tiān bái rì cuī zǐ jīng.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jiāo kē zhī mù běn tóng xíng, dōng zhī qiáo cuì xī zhī róng.
交柯之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wú xīn zhī wù shàng rú cǐ, shēn shāng hú nǎi xún tiān bīng.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兵。
gū zhú yán líng, ràng guó yáng míng.
延陵,让国扬名。
gāo fēng miǎn miǎo, tuí bō jī qīng.
缅邈,颓波激清。
chǐ bù zhī yáo, sāi ěr bù néng tīng.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



黄遹

黄遹(一一二七~一二○六),字景声,自号熙春野老,邵武(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间以荫入官。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将乐县主簿,知当涂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浙西提举(《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十五年,除干办诸司审计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七)。历太常主簿、博士,秘书丞,知建宁府,江西提点刑狱。不附韩侂胄,于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罢归。开禧二年卒,年八十。今录诗二首。古诗文网是一个专业的古诗收集、整理网站,提供了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梅花古诗,爱国古诗,唐代古诗,宋代古诗,古诗大全等古诗相关的内容。

吴儆

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古诗文网是一个专业的古诗收集、整理网站,提供了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梅花古诗,爱国古诗,唐代古诗,宋代古诗,古诗大全等古诗相关的内容。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