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丹阳送韦参军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严维 唐代古诗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

丹阳送韦参军原文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悠悠

丹阳送韦参军翻译

翻译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知道两地悲愁。
天晚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注释
1.参军:古代官名。
2.丹阳:地名。唐天宝间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
3.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
4.行舟:表示友人将从路离去。
5.别:离别。
6.晚:暮,此处暗示念时间之久。
7.江:长江。
8.寒鸦:也叫慈乌,体型较小,背部为黑色。
9.悠悠:长久遥远。

丹阳送韦参军诗意

丹阳城里送去船,一别心知两地区秋季。
晚上江南望江北,寒乌鸦飞尽水悠悠。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丹阳送韦参军赏析

  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世间的“生别离”而浩叹、而惆怅。发而为诗,便出现许多传世的佳作。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沧浪诗话·诗评》)因为这一类作品一般都感情真实充沛,极少造作,故最易打动人心。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古诗》是一首送别的好诗,它感情真挚深厚,造语清丽流畅,读之余味无穷。

  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丹阳的内外城之间,友人出行的方式——由水路乘船。古代城防有内外两道,内为城而外为郭。丹阳是江城,故郭里也能行船。

  次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交代送别的时间——秋天。“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两地秋”之语,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而是说同样秋色,而人已分两地。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愁”字。“愁”字可被分解为“心”、“秋”两字,故诗人往往用“秋心”、“心上秋”之类的辞藻来暗指“愁”字。本句“一别心知两地秋”,明写秋而隐写愁,耐人寻味。

  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情景。“日晚江南望江北”,点明友人远行的方向——江北。兰舟已逝,离情难舍。天色向暮;连成群的寒鸦也纷纷飞尽,各自归入巢中。但是,诗人仍在江畔伫立,久久地凝望着友人离去的方向。“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之景,然而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合为一体。友人远去,相见无期,鸟儿飞尽,无踪可寻。天地间显得多么空阔、多么寂寞。只有那无尽的江水在无言地流淌,恰如诗人心中无限的忧愁。

  补充: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及送走之后的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谊。

丹阳送韦参军拼音

dān yáng guō lǐ sòng xíng zhōu, yī bié xīn zhī liǎng dì qiū.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rì wǎn jiāng nán wàng jiāng běi, hán yā fēi jǐn shuǐ yōu yōu.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悠悠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