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    Baidunews
古诗文网,古诗三百首、经典古诗、古诗词
分类:古诗文 / 诗人大全 / 古诗词 / 古诗名句 / 古诗大全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古诗

唐代古诗


前出塞九首


2022-09-24 15:14:36 唐代古诗


作者 朝代 名句
杜甫 唐代古诗 戚戚去故里,悠悠河。
杜甫(712-770),字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被保留了下来,艺精湛,在中国古典歌中备受崇,影响深远。759-76

前出塞九首原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四方志,安可辞固

前出塞九首诗意

悲伤离开故乡,悠悠到交河。
国家有具体的时间,逃亡我祸罗。
你已经富裕境内,开边多么多。
断绝父母恩,吞声行为负戈。
出门时间已远,不接受游客欺骗。
骨肉恩情怎么断,男孩死了没有时间。
跑马脱绳头,手上挑青丝。
胜利下万丈冈,弯腰试验夺旗。
磨刀呜咽水,水红色刀伤手。
想轻肠断声,心绪混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恨又有什么!
功名图麒麟,战骨会很快腐烂。
送人既有长,远征也有自己。
生死上前去,不必吏发怒生气。
路逢相互认识的人,附与亲人。
悲哀两决绝,不再同痛苦。
迢迢万里余,领我到三军。
军中有苦乐,主要怎么都听。
隔河见胡骑,转眼几百群。
我开始为奴仆,几时功勋。
挽弓当挽强,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也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如果能制侵犯,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驱马天下雪,行军进入高山。
直接危险抱冷石,手指落层冰之间。
已离开汉月远,什么时候筑城回来。
浮云晚上南征,可望不可攀登。
单于寇垒,百里风尘昏暗。
雄剑四五运动,他军队被跑。
抢他们的名王回来,把脖子给营。
潜身行列,一个胜利有什么值得讨论。
从军十年多,可能没有分寸功。
众人贵得到,想对羞耻雷同。
中原有争斗,何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怎么可推辞固穷。
* 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前出塞九首创作背景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朱鹤龄说这九首诗是为天宝末年哥舒翰用兵于吐蕃而作。唐玄宗即位后,为了满足自己好大喜功的欲望,在边地不断发动掠夺财富为目的的不义战争。天宝六载(747年)令董延光攻吐蕃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又令哥舒翰领兵十万再次攻打石堡城,兵士死亡过半,血流成河;天宝十载(751年)令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攻南诏,死者六万;又令高仙芝攻大食,安禄攻契丹,两地百姓深受其。这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前出塞九首赏析

  《晋·乐志》载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作,是一种以边塞战斗生活为题材的军歌。杜甫作《出塞》曲有多首,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杜甫的前后《出塞》曲,并非军歌,而是借古题写时事,意在讽刺当时进行的不义战争。

  杜甫这九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士兵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尖锐地讽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义战争,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给兵士和百姓带来的苦难。

  第一首叙述自己初别父母被迫远戍的情景。第二首叙说上路之后的情景。离家已远,死生难料,只好索性豁出性命练习武艺。第三首,诉说自己一路上心情的烦乱,故作自励之语以求自解。第四首,描写自己在路上被军吏欺压和驱逼的情景。第五首,自叙初到军中时的感慨:官兵对立,苦乐不均,身为奴仆,难功勋。第六首,征夫诉说他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实际上是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观点。第七首,征夫诉说他大寒天在高山上筑城和戍守的情况。第八首,征人诉说自己初次立功的过程和对待功劳的态度。第九首,征人自叙他自己从军作战十余年的经历。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刻划离别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刻划以身许国。

  这九首连章体的组诗,“借古题写时事,深悉人情,兼明大义”,主题鲜明,内容集中,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这组诗“九首承接只如一首”,前后连贯,结构紧凑,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杜甫的《前出塞》组诗第一首是起,写出门应征,点题“出塞”,引出组诗主旨:“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以之为纲,统摄全篇。以后各首便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顺次写去,循序渐进,层次井然。第九首论功抒志;带有总结的性质,可为结。中间各首在围绕主题展开的同时,每首又各有重点。前四首写出征,重在写征人的留恋之情;后五首写赴军,重在写征人的以身许国。条理清晰,又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前后照应,过渡自然。如第二首“骨肉恩岂断”承第一首“弃绝父母恩”;第八首“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呼应第六首“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就使九首如线贯珠,各首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不致分散。浦起龙说:“汉魏以来诗,一题数首,无甚铨次,少陵出而章法一线。如此九首,可作一大篇转韵诗读。”足见这种连章体组诗也是杜甫的一大创造。

  第二,以点来反映面。整组诗只集中描写了一个征夫的从军过程,但却反映了整个玄宗天宝末年的社会现实:“开边一何多”,这里有连续不断的黩武战争;“单于寇垒”,也有敌人对唐王朝边境的侵扰。两种战争交替进行,性质是复杂的。诗中有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流离失所的沉重灾难,也有封建军队中官兵不公的现实;既有军士对奴役压迫的不满和反抗,也有征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既有征人戍边筑城的艰难困苦,也有士兵们的英勇作战。可谓这一时期的全景纪录。

  第三,整组诗都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由征夫直接向读者诉说。这样寓主位于客位,可畅所欲言地指斥时政。这正是用第一人称的自由方便处。此外,诗人第一人称的手法叙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这就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特征,着重人物的心理刻划,精心塑造了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朴实、勇敢善战的士兵的生动形象。诗人在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时,或通过人物行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他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如第二首写这个征人冒险轻生、拚命练武的行动,就反衬出这个征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怨;第三首用磨刀伤手而自己不觉来刻划他“心绪乱已久”,内心烦乱不安的矛盾痛苦。这种用人物行动细节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复杂的内心变化,就使人物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说教。或通过比兴手法来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变化,如第七首“已去汉月远,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就将自己思念故乡、想念亲人的迫切心情托之“汉”,寄之“浮云”,这就使物复杂抽象的心理变化和感情特征具有可感性、形象性,使读者易于了解和接受。此外第八首描写这个征对敌作战的英勇顽强,第九首写他对功赏的确态度,虽着墨不多,但都形,跃然纸上。

前出塞九首拼音

qī qī qù gù lǐ, yōu yōu fù jiāo hé.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gōng jiā yǒu chéng qī, wáng mìng yīng huò lu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jūn yǐ fù tǔ jìng, kāi biān yī hé duō.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qì jué fù mǔ ēn, tūn shēng xíng fù gē.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chū mén rì yǐ yuǎn, bù shòu tú lǚ qī.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gǔ ròu ēn qǐ duàn, nán ér sǐ wú shí.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zǒu mǎ tuō pèi tóu, shǒu zhōng tiāo qīng sī.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jié xià wàn rèn gāng, fǔ shēn shì qiān qí.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mó dāo wū yè shuǐ, shuǐ chì rèn shāng shǒu.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yù qīng cháng duàn shēng, xīn xù luàn yǐ jiǔ.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zhàng fū shì xǔ guó, fèn wǎn fù hé yǒu!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gōng míng tú qí lín, zhàn gǔ dāng sù xiǔ.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sòng tú jì yǒu zhǎng, yuǎn shù yì yǒu shēn.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shēng sǐ xiàng qián qù, bù láo lì nù chēn.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lù féng xiāng shí rén, fù shū yǔ liù qīn.
路逢相识人,附与六亲。
āi zāi liǎng jué jué, bù fù tóng kǔ xīn.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tiáo tiáo wàn lǐ yú, lǐng wǒ fù sān jūn.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jūn zhōng yì kǔ lè, zhǔ jiàng níng jǐn wén.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gé hé jiàn hú qí, shū hū shù bǎi qún.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wǒ shǐ wèi nú pú, jǐ shí shù gōng xūn.
我始为奴仆,几时功勋。
wǎn gōng dāng wǎn qiáng, yòng jiàn dāng yòng zhǎng.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shè rén xiān shè mǎ,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shā rén yì yǒu xiàn, liè guó zì yǒu jiāng.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gǒu néng zhì qīn líng, qǐ zài duō shā shāng.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qū mǎ tiān yù xuě, jūn xíng rù gāo shān.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jìng wēi bào hán shí, zhǐ luò céng bīng jiān.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yǐ qù hàn yuè yuǎn, hé shí zhù chéng hái.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fú yún mù nán zhēng, kě wàng bù kě pān.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chán yú kòu wǒ lěi, bǎi lǐ fēng chén hūn.
单于寇垒,百里风尘昏。
xióng jiàn sì wǔ dòng, bǐ jūn wèi wǒ bēn.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奔。
lǔ qí míng wáng guī, xì jǐng shòu yuán mén.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qián shēn bèi háng liè, yī shèng hé zú lùn.
潜身备行列,一胜足论。
cóng jūn shí nián yú, néng wú fēn cùn gōng.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zhòng rén guì gǒu dé, yù yǔ xiū léi tóng.
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zhōng yuán yǒu dòu zhēng, kuàng zài dí yǔ róng.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zhàng fū sì fāng zhì, ān kě cí gù qióng.
四方志,安可辞固



古诗文网     蜀ICP备2022020292号-6    www.chinazhtm.cn      Sitemap    Baidunews
法律声明:如有侵权,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E_mail:ybzzkj  126